菜单
banner
青岛上合示范区将发挥“商旅文”磁石效应
2021.01.03

上合示范区是党中央赋予青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国之重任”。

近年来,伴随着青岛开放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合示范区正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加快统筹海港、陆港、空港、铁路联运功能,全力建设“互联互通的国际物流中心、互利互惠的现代贸易中心、互促互进的双向投资中心、互学互鉴的商旅文交流中心、面向未来的海洋合作中心”。

3.jpg

在这“五大板块”建设中,“商旅文”板块尤为重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上合国家围绕“商旅文”而广泛开展的科技、教育、文化、智库、民间交往活动,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文化认知和情感认同,从而夯实民意基础,发挥平台效应,推动深层次合作。

因此,在上合示范区全面起势的关键时期,必须全力打造上合国家科教文协同合作平台,发挥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磁石效应,在更高视野、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动上合国家双边、多边融合联动,进而汇聚全球优质资源,让上合示范区成为青岛打造新时代对外开放新高地的重要增长点和强力引擎。

全方位促进人员往来,加快人气聚集,促进商贸文旅发展繁荣,形成上合国家“文化交流”国际会客厅效应

打造上合国家文化交流互鉴平台。文化多元并存是人类社会的自然图景,不同文化只有在交流互鉴和彼此认知中,才会大放异彩、和谐共生、欣欣向荣。

从历史上看,上合国家在地缘、文化和资源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曾经创造过“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古丝绸之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不同国家的文化彼此渗透、相互影响。

从地理位置上看,上合示范区紧靠胶州湾畔,处在青岛“海、陆、空、铁”综合交通网络的中心区域,东接日韩面向亚太地区,西接上合组织国家,南接东盟,北接蒙古、俄罗斯,这样的区位优势,恰恰是上合国家面向亚太市场的“出海口”,这为上合国家文化交流互鉴提供了便利条件。

我们应主动对接上合国家文化交流、民间交往的需求,打造国际化培训交流平台。吸收上合国家高校参与上合国家经贸人才培训中心建设,协同举办上合国家商旅文化等方面的人才培训,承办上合国家人员援外培训项目,伙伴城市来华开展人员培训,上合国家金融贸易职业人才培训等,全方位促进人员往来,加快人气聚集,促进商贸文旅发展繁荣,形成上合国家“文化交流”国际会客厅效应。

4.jpeg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姜方梅摄)

上合国家在科技方面具有很好的互补性,应努力打破要素流动壁垒,建立起创新资源集聚的平台,全面促进科创资源合作

打造上合国家科技交流合作平台。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要强,必须要有强大科技。但同时,科技是世界性、时代性的,发展科技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

综合来看,我国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但是,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相比,我国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依然存在,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全球化逆流所导致的单边主义和技术保护主义抬头新迹象,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和许多“卡脖子”技术成为我国建设科技强国的致命短板。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一方面,我们要矢志不移推动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另一方面,强调自立自强,绝不是故步自封、自我封闭,而是要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

近年来,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上合国家互联互通水平大幅提升,科技交流合作日益密切。上合国家科技领域各有侧重,比如,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在地球科学、海洋科学等领域成果丰硕,印度理工学院在量子信息技术领域具有世界影响,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基因工程学享誉海外。上合国家在科技方面具有很好的互补性,如果能够打破要素流动的壁垒,建立起创新资源集聚的平台,就一定能产生更多惠及上合国家乃至世界范围的创新科技成果。

借助上合示范区建设,我们应打造上合国家科研联合协同平台,与上合国家大学或科学院共建联合实验室,围绕上合国家的产业共性发展方向和国别差异化发展方向,开展联合科研攻关。加快聚集整合上合国家优质要素资源,积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联合参与和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建立上合国家大学、科学院、企业共同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创新中心和孵化中心,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开展产学研合作,形成上合国家科技力量加快聚合效应。

全力办好上合经贸学院,培养既有国际视野又能面向未来的实用型人才,形成上合国家人才荟萃、精英云集的蓬勃新局面

打造上合国家教育合作发展平台。教育本质上是培养人的事业,能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同时,教育也是文化的载体,能够引领、辐射、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广聚人气,盘活众多资源。

上合组织自成立以来,无论风云变幻,始终保持稳健的发展势头,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地区性组织,覆盖地域占欧亚大陆的60%,人口超过32亿,GDP占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支撑上合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战略合作、信息传递等活跃现象的背后,无不依赖着各类国际化高水平人才。伴随上合组织众多领域的不断拓展,我们更加需要懂语言、懂文化、懂国际规则的优秀人才参与新一轮国际竞争与合作。

建设上合示范区,就要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路子,搭建一个“中国+上合国家”的开放性国际教育合作平台,与每一个上合国家至少1所大学开展实质性教育合作。无论音乐美术还是科技文化,上合国家都有各自的强项,资源禀赋丰富,要发挥各高校各自的比较优势,各有侧重,合作办学,共建学院或学科专业,共同培养学生,互派交换生。

应成立上合教育联盟,建设上合国家网络大学,打造区域一体化的教育平台,建立“教育绿色通道”,实现学分互认,课程共享,学术研讨,使上合国家学生能够自由、方便地享受各国教育资源,真正实现各国教育交流的优惠便利。还要积极加盟上合组织实体大学建设,全力办好上合经贸学院,为上合国家培养既有国际视野又能面向未来的实用型人才,形成上合国家人才荟萃、精英云集的蓬勃新局面。

63d0f703918fa0ec08d05e0d667eb9e93c6ddb8f.jpeg

上合示范区10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设计图。(上合示范区管委会供图)

围绕制度、政策创新,搭建开放性的国际研究平台,形成上合国家“智慧之花”竞相开放之势,既为上合添活力,又为世界添动力

打造服务上合国家智库平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上合国家紧密团结,携手抗击疫情,既维护了地区发展稳定,也积极开创了后疫情时代上合组织发展新局面。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欧班列带动跨境贸易显著增长,投资规模也在扩大。统计显示,2020年前10个月,中国与其他上合国家贸易额近2000亿美元。11月30日,《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九次联合公报》指出,“上合国家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同各国发展战略及欧亚经济联盟等区域合作倡议深入对接,畅通区域经济循环。”上合组织前景大好。

作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上合示范区如何发挥桥头堡作用,让全世界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文化流,通过青岛,引进来又走出去,产生世界影响,真正形成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这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热点难点问题。

我们必须发挥好上合示范区这一新支点优势,打造“中国+上合国家”合作的国际智库联盟,汇聚一批上合国家智库团队,集聚上合国家的智慧力量,聚焦上合示范区经贸合作、文化策略、金融合作、能源合作等领域,进而开展国别研究,充分发挥各国的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探讨并提出区域经济合作制度性安排。也要围绕制度、政策创新,搭建开放性的国际研究平台,常态化举办高水平的国际学术论坛,产出可复制、可推广的“上合成果”和“上合经验”,推出一批制度和政策创新建议清单,定期发布《上合示范区经贸高质量发展白皮书》,推动上合示范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形成上合国家“智慧之花”竞相开放之势,既为上合添活力,又为世界添动力。

推荐新闻
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2021.02.26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提速”
2021.02.26
“友城合作 共创未来”—中国青岛与俄罗斯彼尔姆边疆区经贸合作对话会成功举行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