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发展格局中加速构建现代交通物流运行体系,以“物畅其流”赋能开放发展
流通,是经济循环的“大动脉”。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现代流通体系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9月9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强调,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交通物流是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保障。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指出,要建设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形成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优化完善综合运输通道布局,加强高铁货运和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建设,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
青岛是“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在新发展格局中,青岛有着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双节点”价值。在全国物流大通道体系中,青岛又处于“青银物流大通道”和“南北沿海物流大通道”的交会点,具有交通活动密集、战略地位突出的特点。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的“顶层设计”,为青岛更好发挥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双节点”价值,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以此为指引,青岛将围绕“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紧盯“上合组织国家面向亚太市场的出海口”“国际航运枢纽”“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目标定位,进一步放大“沿黄流域出海口”“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两大区位优势,推动海陆空铁“四港联动”,“东接日韩、西联上合欧洲、南通东盟南亚、北达蒙俄”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更加通畅,基本形成“内畅外联、东西互济、陆海统筹、智慧高效”的现代交通物流运行体系,加速构建国际型物流中心枢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综合运输大通道,打开青岛开放“生命线”
物畅其流,才能活力涌动。国际物流大通道是开展国际贸易与合作的一条“生命线”。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大门户大通道,大开放大合作就无从谈起。青岛要提升对外开放层级和水平,必须完善国际运输网络,持续增强国际通道的对外通达能力。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区位、物流和产业等优势,青岛在国家物流体系中的枢纽价值不断凸显。2018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发布《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建设和规划》,规定了国家物流枢纽的6种类型和功能定位及相关建设和培育发展要求等,青岛被列为港口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等“四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也是全国类型最全的枢纽承载城市。近年来,我市以开放为引领,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持续扩大投资规模,初步形成了以国际化空港、现代化海港为辐射中心,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与城市交通紧密衔接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海港、陆港、空港三位一体成为青岛市物流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载体。目前,高效便捷通达的物流通道正加快成网。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4696.3公里,货运铁路营业里程263.5公里,共开行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54条、国际班列6条,国际集装箱航线176条、空中航线203条。前湾港、董家口港均已实现铁路进港,开行了“胶黄”“即黄”班列,在西海岸新区、胶州、即墨之间形成了“前港后站、三点支撑”的海铁联运格局,连接了城市内各个组团及经济区,打通了内部物资流通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了多式联运通道网络。联通前湾港和胶州铁路中心站的集装箱“海铁公”多式联运工程成为全省唯一、全国12个“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之一。依托青岛港建设生产服务型(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由集装箱航线、海铁集装箱班列和内陆港组成的航运物流网和陆域物流网连通。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业务办理覆盖全国600多个站点,“齐鲁号”欧亚班列“上合快线”、“日韩陆海快线”实现班期化、常态化运营,中亚班列每周开行6-7列,集装箱海铁联运量连续5年全国第一。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园区接近100个。
我市切实发挥开放优势,深刻把握疫情带来的趋势性变化,在稳定国际物流供应链方面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上半年,青岛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国际班列、海铁联运量等均实现了难能可贵的正增长,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运输服务保持平稳运行,有力保障了企业复工复产达产和经济社会秩序有序恢复。但仍然要看到,青岛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还存在着一定的短板,对外通道有待继续完善。海陆对外通达能力不均衡,海向初步形成远近洋航线兼备、干支线配套协调的全球性航运网络,但“一带一路”陆路通道直通能力弱,向西腹地经济辐射不足;港口国际中转、采购、配送等功能薄弱;空中航线网络有待优化,国际辐射能力弱,通往日韩以外的国际航线少,低于同级别机场,基地航空公司支撑能力也不够强。
随着上合峰会的举办,青岛站在了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开放的新风口上。当前,我市正紧紧围绕上合示范区建设、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等国家战略机遇和部署,树牢平台思维,突出多式联运,融入国家战略,推动交通物流业提质增效,加速建设国际型物流中心枢纽。
按照今年出台的《青岛市交通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我市将实施枢纽能级提升、辐射通道拓展、平台支撑保障、产业集群壮大、国际深化合作5大行动、20项具体措施。通过内陆无水港、铁路无轨货场、机场远程货站三种模式,在枢纽之间实现海、铁、空、公等运输方式无缝衔接,切实发挥交通物流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作用。提升枢纽能级方面,将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港、空港、铁路枢纽,强化枢纽间协同联接,构建便捷高效、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的国际性枢纽设施网络。2022年,争取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6.5亿吨、2400万标准箱。提升胶东国际机场功能定位和交通保障水平,提升航空货运能力。推进中铁(胶州)物流园、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和董家口、即墨、黄岛铁路物流园等枢纽扩能升级。2022年,力争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作业量达到100万标准箱;董家口港区铁路货运量达到1700万吨。
拓展辐射通道方面,打造海上、冰上、空中和陆上等4条“丝绸之路”,形成“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联通欧亚、辐射全球的国际物流大通道。鼓励航运企业重点面向日韩、上合组织国家增开干线航线,扩大中国北方港口航线最密集的优势。推动中亚、中俄、中白俄、中蒙、东盟、中韩等6大国际铁路通道建设,培育通达欧洲中部的国际铁路新线路,打造“陆上丝绸之路”。推动周边货源集聚,把上合示范区打造成辐射胶东半岛的国际班列集结中心。建设支撑平台方面,借力5G技术等“新基建”,以“大平台、全链条、新产业”为指引,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加速汇聚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实现信息共享和价值提升。大力发展网络货运和平台经济,加速形成产业集聚。支持网络货运平台企业发展货运物流交易业务。加大第四方物流企业和平台型企业的引进力度,构建“互联网+大数据”的平台企业生态体系。
壮大产业集群方面,加强政策创新、试点示范,培育和引进并重,推动航运、物流、贸易、金融“四驱”联动、融合发展,打造中国北方物流产业大集群。深化国际合作方面,加快海外布局、节点合作和服务提升,促进通道联通、政策沟通、企业相通,通过以物流带人流、以人流促物流的双向互促,实现全方位的互联互通。
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将迎来大提升。国际航空货运一直是制约中国拓展全球产业链的短板之一。今年3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中国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存在明显短板,在受疫情冲击国际航空客运萎缩、客机腹舱货运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中国产业的国际供应链面临极大挑战。9月9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再次提出,要加强高铁货运和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建设。这些顶层设计将为青岛国际航空货运发展注入新动能。
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货邮吞吐量在20万吨以上的共有16个机场,吞吐量之和占全国总量的80%,是国家航空货运发展的未来所在。青岛机场2019年完成货邮吞吐量25.6万吨,居全国第14位,在国家航空货运发展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全球航线少、全货机数量少是国际航空货运短板的主要表现。客观而言,青岛机场在面向国际市场的全货机航线布局方面仍有短板,仅连通韩国、日本和美国东部,尚未覆盖与青岛外贸联系密切的欧洲和东南亚地区市场,航班数量上与邻近城市烟台、郑州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受制于国际货运航线运力不足、航线通达性不高等原因,部分国际货物转至北京、上海等机场发运。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货运需求持续增加。针对国内复工复产、国际防疫物资需求旺盛同货机运力不足之间的突出矛盾,青岛机场应时而动,与中外航空公司强化密切协作,在省内率先推行航班“客改货”模式,努力化解客机运力大幅度下降的不利影响,进一步维护本地航空货运市场供应链,满足国际货物的航空运输需求。迄今累计保障“客改货”航班628架次、运送各类物资5915吨,航线通达日韩及欧美地区。眼下,青岛的开放大势全面起势,我市国际往来旅客数量和航空货运需求将持续攀升。未来,我市将以胶东国际机场转场为契机,持续拓展航空网络辐射能力,加大航权、时刻资源配置,努力增开全货机航线及国际货运中转航班,加密或开通至亚洲、欧洲航线,布局至上合组织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线,建立“空中丝绸之路”航线网络。2020年,航空货物运输周转量预计增长8%。2021年,计划开通至欧洲货运航线。2020-2022年,全货机航线年均新增1条,2022年达到10条。